焦嬷嬷道:「五娘子一早从马场回来,这算是劳还是逸?」
时下一家男女是分开序齿的,霓家大房,除了正妻生的二子一女,还有六个庶子女,霓悦悦行五,人称霓五娘,小名阿穿,熟稔的朋友就昵称她小五。
霓悦悦对着焦嬷嬷一笑,顺道将冰镇红枣百合银耳羹端过来,「溜马当然是劳,流了汗以后,看几行无伤大雅的话本子,我这不是犒赏自己一下嘛。」
冰镇红枣百合银耳羹带着独特的黏稠,看着赏心悦目,吃进肚子,入口带着百合和红枣的香气,霓悦悦尤其爱吃焦嬷嬷
手做的。
她重生一世,最让她宽慰的不是自己回到幼童时代,无忧无虑,而是她的爹娘尚且健在,虽然阿娘还是那副挑不起一家担子的病西施模样,但这都是小事,能看见爹娘能说能笑,好端端的活着,霓家也还完好如初,还有她最爱的娘也还在她身边,这样就够了。
她不去追究自己到底是大梦一场,还是眼下就在梦中,她只想着绝对不要再重蹈覆辙!
至于阿爹,现在是夏魏朝永宁七年,她太记得了,阿爹是在永宁十一年被被诬陷通敌叛国,铁证如山,很快下了大狱,她们全家除却嫁出门的女子之外,男子流放,女子全被卖到教坊去,她便是那个时候被送进宫去的,在那个地方耗费了她全部的青春,抑郁而终。
霓悦悦思前想后,她阿爹会遭逢这样的大难,莫非是在朝堂上站错了队?
从她入宫的那天起,她就是漂萍,再也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
她既然能重生,改变上辈子的命数,这辈子,她阿爹和阿娘想必也能改变,得到善终。
焦嬷嬷却没有霓悦悦这等的惬意心情,五娘子只差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把五娘子从小带到大,不知了多少心,她的孩子过世后,早就把一腔慈母心全灌注在霓悦悦身上,凡是和霓悦悦有关的事情,她都看得比自己还要重。
霓悦悦放下碗,蹭到焦嬷嬷身边,搂抱着她的胳臂,憨的撒
道:「
娘这是不信任我吗?阿穿自有主张。」
焦嬷嬷被她这一撒,头就晕了,霓悦悦趁机溜出她的怀抱,带着两个婢女往她阿娘房氏那里去了。
霓悦悦心里门儿清,她那阿娘一年到头都在房里养着,别说行使当家主母的职责,阿爹怕她劳心又劳力,索把府中的庶务都交给了巴姨娘,至于照管他们几个兄妹,很多地方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就像是放牛吃草长大的。
但无论怎样,她还是她的娘。
其实,她以为她阿娘得的就是富贵病,在娘家的时候养得弱不禁风,嫁了人,一样吃好穿好,指头都不必动一根,出来走上几步路就喊喘、喊累,出个门也不离软轿,脚不沾尘,简直就是不惹尘埃的仙女了。
这样的娘能走过生孩子的鬼门关,生下她和二兄、三兄,真的是老天保佑!
她想给她娘找点事做,这样一直歪着,只会越歪越糟糕,若能让她有事忙分散注意力,可能就不而癒了。
至于巴姨娘……等阿娘身子好了,再看看她要不要去挫挫这位掌着他们家一应用度的当家姨娘的锐气罗。
这种事用不到她出手,毕竟她阿娘才是相府的主母,不是她这小辈。
霓悦悦鼓起三寸不烂之把
榭的荷花说得只应天上有,又打悲情牌说她想要娘
陪伴,这是她唯一的生辰愿望。
「你的生辰不是早过了?」房氏就是林黛玉型的女子,说话弱声弱气,脸上一丝血也没有,整日窝在房里唉声叹气,伤春悲秋。
「娘,女儿的农历生辰啊。」
房氏一开始说什么也不愿踏出房门一步,连荷花池很远的歪理都拿出来应付女儿了,只是她小看了霓悦悦的决心,当她想做某一件事的时候,没有说动对方,绝不会罢休。
最后房氏在霓悦悦的软磨硬泡下,让一顶软轿抬着去了榭赏荷。
不得不说霓府榭的荷花是一景,粉的白的甚至还有稀有的绿萼绿荷,应有尽有。
这时节,绿长梗粉花苞,一阵阵荷香,美不胜收,房氏坐在霓悦悦让人布置的榭里,吃着瓜果糕点,躺在躺椅上隔着各
纱幔赏花,看着女儿坐在小船上,指点着婢女划船摘荷花,看着她抱着粉嫩鲜妍的花,时不时地对着她摇手傻笑,不知为何,房氏听着看着,心,忽然就软成……
东宫好食光(上)第一章 重生改命数(2)未完,请进入下一小节继续阅读..